项目信息 - 详情
提升消防科普教育效能 构建消防安全环境——广东消防救援总队开展消防科普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原创)
参赛类别:服务创效  |  发布日期:2019-06-22 13:30:58.0


项目背景
火灾,通常情况下不是天灾,而是人们的行为错误引发的灾害,是人们因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而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
广东,幅员辽阔,经济总量连续十年全国第一,1.13亿人口和3400万流动人口,全国排名第一。在作为人口和经济第一大省的同时,广东火灾事故高发,一度令人闻火色变,火灾伤亡人数和经济财产损失常年居全国首位。据统计,我国60%的火灾原因是因为缺乏对消防的认识,80%的火灾伤亡原因是因为缺乏对足够的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加强消防安全科普教育是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筑牢防火减灾最基础的工作。这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唯有坚持不懈,才能久久为功。
广东消防救援总队将抓消防科普教育作为提升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的长期战略,将创新消防科普教育的方式、方法作为提升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的有力抓手,围绕织密科普教育基地、精耕消防宣传内容、创新消防宣传手段、拓展消防宣传维度等手段提升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的创新点
一、打造消防科普教育主阵地。消防站,作为官兵备勤的生活空间,具有点多面广,开展消防宣传便利等得天独厚的条件。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开门迎宾”,将全省391个消防站作为消防科普教育“主阵地”,通过邀请学校、企业,组织学生、员工参观消防站,让他们深入消防警营,体验消防部队警营文化,感受消防员训练和生活环境,观看消防员日常训练和抢险救援技能展示,同时实地操作各种灭火器材,并亲身体验灭火、逃生、自救知识,成本低、效果好。为充分发掘队站开放附加值,总队组织编写了《广东省消防站开放接待规范》等标准,要求消防站必须每周至少安排半天开放,同时指导基层大中队提升开放标准,建强配齐参观、讲解、示范、教学师资队伍。在推进这项工作中发现,由于广东人口数量大,火警数量多,经常出现要求来参观消防站人数过多,中队难以承载,或训练出警任务重,要牺牲休息时间进行准备,部分官兵叫苦不迭。群众则反映,消防站开放时间相对固定,无法很好满足集体参观学习的需求。2016年,总队在“广东消防”官方微信创新推出“消防站微信约”服务,点击“微信约”功能模块,即可查询消防站开放时间和可预约人数,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便可随手预约就近入站学习,“消防站微信约”改变了过去群众去消防站参观学习,需提前通过电话、上门咨询等渠道向消防部门了解开放情况,方便群众合理利用时间主动学习消防自觉提升自身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让消防官兵更加科学地分配日常工作和消防站开放接待群众的时间。目前,广东消防微信公众号粉丝已突破92万,6.6万批次、2800万名群众通过微信成功走进消防站学习消防知识。除引导“走进来”参观体验学习之外,总队还通过321辆消防宣传车“走出去”,通过丰富的车载宣传教具,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组织灭火疏散演练和消防技能培训,将社会单位变身宣传科普教育基地。
二、发展消防宣传“一园一街”。在消防站开放向广大群众发放“安全红利”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意识到,全省329座消防站承担1亿多人口的培训远远不够。2014年,总队提请并抓住省公安厅设立“消防安全宣传年”这一契机,提出全省21个地市按照不少于一座消防主题公园和一条消防宣传师范街的目标,并列入党委攻坚目标进行考评。总队印发《广东省消防示范街消防宣传主题公园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消防文化,营造学习消防知识地环境和氛围,提升消防宣传“见面率”,使人们在休闲娱乐过程中获得消防文化的熏陶。在各级消防部门的努力下,110条位置便利,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基础设施完备的街道上,具有醒目消防标识、雕塑和图片、动画视频的消防宣传示范街向市民张开双臂;95座环境优美、游人如织的开放式公园,开辟出知识普及区、设施体验区和群众观摩场地,消防吉祥物、消防标识、安全警示案例登上公园树木、长凳、凉亭、垃圾桶、指路牌。
三、搭建四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网络。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文化氛围,使消防主题以更润物无声地形式贴近寻常百姓。但是“一面对千人”的泛化宣传,尚不能真正灌输更为细致和有效的消防知识,对突发火灾等情况下的逃生自救能力的提升也极为有限。基于这个判断,乘着部局提出大力建立科普教育基地战略的东风,总队按照4级原则,打造省、市、县、镇四级科普教育阵地(中山东莞为“省市镇街道”四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高大上”,面向全省传播广东特色的消防文化,以展出消防文物,策划图片展览、科学技术展览为主;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教于乐”以获得科学、烟的认识等消防知识竞赛游戏、报警模拟电话、火灾隐患查找及疏散逃生体验为主;区县科普教育基地“平实稳”以灭火器使用、结绳训练、高空缓降等实用性技能为主;镇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小准狠”则围绕村民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等“消防弱势群体”,通过亡人火灾的案例进行警示性宣传,通过火灾物品警示区、以案说防培训等设置,突出“三小场所”、出租屋火灾隐患排查和“三合一”违规住人危害。如今,全省四级科普基地共2569处。其中市级35家,政府出资(含乡镇街道)主办的科普基地1032家,社会单位出资主办的科普基地614 家,学校出资主办的科普基地556家,四级网络正有序铺开。
四、实现消防科普全流程贯通。如何统筹、管理好全省消防科普教育是发挥其效用的关键。特别是基层反映: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消防文化产品稀缺,仅仅从网络搜索难以为继。总队联合省广播电视台及社会专业团队,制作了一大批消防公益广告、动漫,组织编写了大量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消防教训课程,收集省内外不同类型火灾警示,通过上传云,下发链接的形式,逐级发放、一个不漏,行程了一个作品,多点播放,一次劳动,多级共享的集约化传播模式。同时,通过兴建微信交流平台,根据时令、季节火灾特点,及时制定和下发电动自行车、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及旅游度假的安全警示。每个科普教育基地都张贴总队和支队官方微博、微信二维码,方便群众“一键接入”,更便捷地学习消防知识并与组织策划人员沟通交流。为了更广泛地宣传消防知识,我们建立了由3000块各市标志性建筑的广告大屏,1.5万块其他建筑的广告屏幕和867座机场、火车站及公交车站广告牌,以及3.1万块公交车车身广告、走马字幕和电子屏幕,循环滚动就近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广告,吸引群众前去体验、学习。

项目取得的成果(或预期成效)
广东消防科普教育遍地开花,为全省消防安全环境的不断优化影响既明显又深远:一是消防安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居民群体参加单位组织的消防培训,完成包括寒暑假带孩子参观一次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消防作业已习以为常。全省消防新媒体宣传平台粉丝3304万人,覆盖面广、用户黏度高;二是推动消防事业发展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各级领导和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对消防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优先支持消防事业,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共识。消防宣传作为一项专业性工作,极大凝聚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并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化格局。三是消防知识与自救逃生技能更加深入人心。去年11月,广州白云区一对小姐弟在火场中机智勇敢逃生的视频被各大媒体争相播发,引发热议。那么,火场自救的小姐弟能够化险为夷,“技”从何来?后来,我们专门走访了这对姐弟就读的白云区松溪小学,据这是学校主管安全的副校长介绍,也查阅了相关的记录,这所学校确实是认真按照总队和教育厅对中小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相关要求,扎实开展每学期2次的消防演练,布置和批改寒暑假消防作业。细心的小姐姐,牢牢记住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最终逃出生天。在广东,此类少年儿童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甚至是救助父母的新闻也屡屡见诸媒体。
近四年来,广东消防救援总队开展消防科普宣传辐射受众近亿人,成效初显:在经济、人口总量保持全国第一位的同时,火灾总量从全国第一位下降到第七位,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火灾形势最稳定时期。








Copyright © 2023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