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创新品牌矩阵。以“环境测评先锋”党建品牌为旗帜,以模范党员先锋队创建为主线,以监测之星、党员先锋岗创建为支点,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品牌矩阵。
(2)深化理论武装,打造“周五讲坛”。每周五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有效筑牢思想根基,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政治三力”,提升业务能力。
(3)建立“五学联动”机制,健全岗位标兵讲坛制度,强化服务地方意识,形成“1教N、N学1”互教互学、结对共学的良好氛围。
(4)形成常态化练兵比武机制,通过“理论考核+现场实操”实战练兵,增强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
2.创新“4+4”组织架构“聚力”,锻造党员先锋队“提质”
(1)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构建“4个党小组+4个工作小组”的“4+4”组织架构。创新“支部书记把总、党政办统筹、支委牵头、党小组和工作小组联动”的半专职党建工作方式,班子带头、以上率下,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特点,切实解决普通党员党建工作参与度不高问题,真正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米”。
(2)量化先锋指数。提出“十个一流”品牌创建任务,实施量化分解,党员先锋队比拼“堡垒指数”,党员先锋岗争创“先锋指数”,每月评选“监测之星”,每季度和年度评选“最美监测人”,形成苦干实干、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3.锤炼作风能力“提效”,践行四服务“聚情”
(1)通过“4+7”作风锻造法,健全四项机制,开展“七个一”纪律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六种能力、三种作风,四支党员先锋队比学赶超、竞标争先,高质量完成各项监测任务。
(2)围绕“暖企”“增识”“强基”“惠民”,创新“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大服务品牌,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科学评估“百千万工程”绿色成果。
(1)落实生态环境统一监测评估制度,打造“环境测评先锋”党建品牌。围绕政治能力强、监测能力现代化、支撑服务高质量三大目标,细化党建和业务“十个一流”工作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高站位党建推进高水平监测,助力广东高质量绿色发展。高效完成监测垂管任务,成为全省首个完成人财物上收的驻市站;高标准完成监测任务,支撑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2)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活动,实现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五学联动”机制,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周五讲坛”和标兵讲坛制度,让政治过硬的技能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之源;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开展创新发展调研,找准发展方向,走实发展路径;健全常态化练兵比武机制,增强监测现代化转型发展质效。
2.创新组织架构,赋能先锋队建设,破解“大支部组织功能不强”难题
(1)创新半专职党务工作法。支部设立党小组,由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副组长。在四个党小组的基础上,由四名支委牵头成立学习、组织、宣传、纪检4个工作小组,半专职党务工作者占比接近党员数量的八成,带动全体党员提升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4+4”组织架构优势明显,各小组和党小组纵横结合,职责分明,组织有力,提升组织效能和执行能力。
(2)明确专责小组职责。学习小组负责组织政治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小组负责组织生活落实、高质量发展党员;宣传小组负责宣传阵地管理、强化党员教育;纪检小组负责党风廉政建设、抓实纪律监督工作。
(3)全力打造“头雁”队伍。组建四支党员先锋队,创设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监测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支撑服务水平。“水质监测先锋队”支撑打好碧水保卫战,构建水质监测和预警监控网络,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数千万人的饮水安全;“大气监测先锋队”支撑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多级会商预报,强化测管闭环联动,常态化逐时监控异常高值,年度污染防控值守超200天,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应急监测先锋队”聚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备战,健全“1+1+5+N”应急监测工作体系,西江水源异味溯源排查、九江大桥沉船溢油等应急监测工作获省、市管理部门充分肯定;“分析测试先锋队”高标准完成各项分析测试任务,手工监测样品量和产出数据量居全省前列。
3.锻造作风能力,打造服务品牌,破解“服务群众形式单一”难题
(1)提升作风能力,强化廉洁意识。通过强化培训和岗位历练,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等六种能力,锻造争先创优等三种作风,健全考核评价等四项机制,全力打造监测铁军队伍。开展专题党课宣讲、警示教育、家风教育等“七个一”纪律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整治,筑牢党员干部廉洁防线。
(2)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4个服务品牌。开展“我为企业把把脉”活动。线上线下解答企业自行监测问题,指引企业规范监测,在助企发展上有力度、暖企服务上有温度。开展“我为群众讲监测”活动。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开展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向公众讲解监测和生态环保知识。开展“我为基层送服务”活动。结合基层监测站实际需求,通过技术攻关、跟班学习、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精准帮扶基层监测能力提升。开展“我是环保志愿者”活动。成立生态环境监测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绿韵水乡巡河、绿美佛山植树、生态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1.监测效能全面提升。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验室能力考核连续2年评为全国优秀单位、全省环境应急大比武获团体一等奖、“十三五”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成果获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并在全省排名前三。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工作获得通报表彰。专题案例荣获佛山口碑榜“城市品质提升”最佳口碑服务案例。
2.党建赋能成效显著。党建工作法、“4+4”组织架构、作风能力建设等获省表扬,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获推广应用,被市直机关工委命名为“四强”党支部。在大气温室气体监测评估等近20项工作100多人次获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生态环境厅以及省中心的通报表扬。1名同志当选省党代表,1名同志当选市人大代表,5名同志获评全省“最美监测人”。
3.服务保障扎实有力。荣获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24年上半年全国万亿GDP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5名。2023年全市水质为“十四五”以来最好,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2024年上半年全市水质同比改善排名全省前3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生态环境服务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获央媒、省媒报道82次。“一网统管”生态环境专题获评“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广东省生态环境数字政府建设优秀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