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 - 详情
勇当“四级共建”探路人 谱写党业融合新篇章
项目类型:党建赋能   | 浏览次数:68


项目简介
海珠区审计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党建引领争一流”作为局机关“六个争一流”发展方针的第一要义,持续深入开展“政治统审”行动,勇于破解传统审计机关党建、业务“两张皮”发展藩篱,创新探索与本市外区、市审计局、省审计厅以及外市外省审计机关“四级共建”,实现以创新党建引领业务,以精进业务优化党建的“正向循环”,纵横联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审计机关党的建设注入全新活力,全面提升审计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高质量、高效率开展,为海珠审计打开了冲出广州、迈进全省、走向全国的新前景。


项目背景
1.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高度提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对新时代新征程审计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受区域和层级的制约,有限的党建资源已成为制约基层党组织提升党建活力的瓶颈。整合和优化多方资源,有助于提升党建新意,增强教育实效和对参与者的吸引力,是破解基层审计机关党建存在问题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3.审计系统上下级机关在人员、业务等方面有着天然联系,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互学互鉴意义。海珠区审计局创新探索与本市外区、市审计局、省审计厅以及外市外省审计机关“四级共建”,以党组织共建激发党建引领活力,让党建与业务贴得紧、融得进,是一项基层审计机关党建的开拓性尝试。


创新亮点
1.首创广州市审计系统兄弟区局开展合作共建新模式。与花都区审计局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在机关党建、审计实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2.推动构建大湾区审计发展新格局提供“海珠经验”。协同江门市新会区、佛山市禅城区和高明区等审计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对标优秀同行,积极学习先进理念。

3.搭建与省厅、市局相关处室合作平台。与省审计厅机关党委党支部、市审计局绩效处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开启“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发展”新篇章,为海珠审计事业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4.先行先试推动跨省共建。先后与山东、江苏、重庆、湖北、湖南、内蒙古、上海等多地审计机关开展业务交流,其中,与重庆市长寿区、武汉市武昌区、江夏区、郴州市汝城县以及上海市青浦区等地审计机关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基层审计事业“赋能续航”。


主要做法
1.在党建引领上对标提升,擦亮海珠审计党建品牌。一是整合党建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共建资源来自双方单位,或由双方单位负责引入,承办方提供党建教育师资、教育参观基地、视听资料等资源保障,实现节约策划、宣传等成本,提升优质党建资源利用效能,释放出基层党建“1+1>2”效应。二是提升活动品质,增强吸引力。共建承办方以共建促“争先”为目标,紧扣主题、地方特色策划活动,设法提供更优的资源、更佳的策划,从而保持提高党建活动水平的内在动力,保障联合活动具有较好的成效,促使双方单位吸取对方党组织有益的工作方法,有效避免组织生活和活动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问题,展现出对参与者更强的吸引力。

2.在履职担当上对标提升,为基层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依法履职尽责。2019年区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出台《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等7项制度;强化区委审计委员会对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强化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履行,共召开6次区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年度计划项目81个。二是深化结果运用,积极建言献策。五年来,区审计局积极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成效,审计质量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审计报告、专报等获各级领导肯定性批示61篇次。根据“十三五”时期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区“十三五”时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及防范建议》,获区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转变,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划好“警戒线”、打好“预防针”。

3.在改革创新上对标提升,走深走实研究型审计“必由之路”。一是以学促干,加快思维转变和理念更新。突出重点、靶向发力,派员参加省审计厅组织举办的高校大数据专题研讨班,让审计骨干接触大数据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学术前沿理论,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和敏感度,加快基层审计人员思维转型。二是交流互联,加强大数据审计协作机制。开展大数据审计应用培训共建活动,由具有多年大数据审计经验的业务骨干主讲,并围绕大数据分析在投资审计、自然资源审计等领域中的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有效开拓大数据审计思维,进一步提升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促进审计监督提质增效的信心。

4.在质量控制上对标提升,坚决守牢审计质量“生命线”。强化质量意识,创新质量控制方式方法。审计项目组成员通过学习对方优秀做法,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开发成果、发现不足、改进思路,形成了《海珠区审计局审计项目后评估实施办法》,持续对审计监督效应进行迭代优化,实现审计流程再梳理、审计内容再研究、审计人员再提升。推动研究型审计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审计项目立项科学性、项目执行管理能力、审计成果运用与整改成效全面提升。

5.在队伍建设上对标提升,培养“能查能说能写”能力。打通人才交流渠道,搭建交流锻炼平台。与广州市审计局分别选派1名处级、1名科室负责人双向交流锻炼;选派青年骨干到审计署参与审计项目、到省厅参加“以审代训”及到市局处室跟班学习;派出青年干部到区直机关工委、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和街道历练,择优选派审计骨干参与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城市更新等区内重点工作,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目前,我局干部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班保持100%考试通过率,6人入选全省大数据审计人才队伍。派出业务骨干助力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实施的“广东省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审计项目”获评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三等奖。

6.在文化宣传上对标提升,全面提升知名度影响力。一是构建立体化审计文化宣传阵地,讲好海珠审计故事。近年区审计局累计在各级平台和重点刊物刊登文章信息逾310篇次,其中被市级以上采用244篇次,在2022年全市审计系统信息宣传工作考核中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被审计署和省厅采用数量位居各区局首位。二是在审计文化软硬件升级上下功夫。在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之际,结合海珠地域特色和审计行业特点创作《海珠审计赋》,利用办公场地优化打造党建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长廊,进一步提升全体审计干部职工的使命感和凝聚力。


成果成效
1.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构筑越发牢固。局党支部在连续四年取得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区优秀党组织、区先进党组织、区示范党组织等荣誉。囊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区青年文明号、区青年岗位能手、区优秀共青团干部、区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实现团的建设集体到个人奖项“大满贯”。

2.党员干部先锋模范精气神焕然一新。局党组书记获评全省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其所在家庭先后获评广州市“最美家庭”和广东省五好家庭,1名年轻党员干部获评“最美广东审计青年”。审计队伍获得分量十足的集体荣誉20项和各级个人表彰61人次。

3.实践升华党建理论成效日益彰显。党建工作经验理论文章连续两年获得区党建征文一等奖、二等奖,主要领导执笔的理论文章《新时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在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研讨会征文中获全省三等奖。

4.党建引领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子越走越宽。作为全区推荐的党建示范单位,吸引肇庆四会市委组织部带领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务培训班学员一行80人前来我局,学习创建模范机关、打造党建星级示范点的先进经验做法,为推动构建大湾区审计发展新格局提供“海珠样板”。









Copyright © 2025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