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组织覆盖新模式。以新的组织设置适应新的组织形态,沿着能触及快递外卖群体的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创新实行“总部直建”“网点单建”“属地联建”,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让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的工作“一贯到底”。
3.打造服务引领新平台。首树小哥驿站建设样板,位于中央商务区内的富力中心驿站作为全市首次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现场会观摩点,在石牌街绿荷社区建成全市首个城中村小哥驿站,全区建成“暖蜂巢·小哥驿站”96个,打造集党务、政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以贴“新”服务凝聚引领新就业群体。
4.汇聚共建共治新力量。坚持组织发动、党员带动、各方联动,创新实施骑手志愿服务“五员工作法”,引领快递外卖群体全方位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快递外卖群体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双向奔赴”。
2.小支部做实大文章,破解“怎么建”问题。针对快递外卖群体流动性大、党员比例低等问题,通过“摸清底数、推动组建、壮大队伍”三步工作法,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双管齐下摸底数。行业部门主动对接平台企业提供站点初步情况,街道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实地走访排查,梳理掌握辖区内快递、外卖配送站点以及从业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建立动态台账。因地制宜建组织。在两新党建“双同步”工作中,单列快递外卖企业清单,由街道社区选派党建指导员开展工作,覆盖企业64家,形成“一企一策”工作台账。针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工作半径、居住地与街道社区网格重合的特点,推动属地街道组建快递外卖流动党员党支部2个。多措并举强队伍。推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实行“双优先”,即员工招聘时党员优先,岗位提拔时表现突出的党员骑手优先。开展快递外卖行业流动党员“三查三找”行动,在各党群阵地、小哥驿站设立党员报到点116个,鼓励快递外卖行业党员亮出身份、找到组织,580多名小哥到站点报到。
3.小阵地引领大服务,破解“服务弱”问题。建设暖蜂驿站。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宇园区商圈党群服务站、快递外卖人员送餐时自发聚集的户外场地等各类资源,建设“暖蜂驿站”96个,形成“十分钟小哥驿站服务圈”,为快递外卖人员提供临时休息、免费饮水、自助政务、便利医疗等30多项服务。开展暖蜂行动。整合街道社区、优质企业、商户资源组建爱心服务联盟,推出“骑手爱心早餐”、暖心义诊等专属服务。与省邮电学院等院校合作开设职业规划、技能提升课程,强化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联络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资源入驻,开展“夏日送清凉”“节日送温暖”等走访慰问活动。加强权益保障。针对新就业群体以灵活就业为主、社会保障欠缺的实际,调动人社局、人力资源公司、平台企业等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开通快递外卖群体法律服务直通车,有针对性地提供劳动调解纠纷、法律咨询等服务。大力开展平台骑手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指导在工作中受到职业伤害的骑手通过平台系统一键报案,对331名骑手作出职业伤害确认。
4.小网格汇聚大能量,破解“起作用”问题。针对快递外卖群体城市融入度、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引领凝聚,推动快递外卖人员嵌入网格,由“服务对象”成为“治理力量”。赋能行业发展。为保障外卖平台企业2023年春节期间生产有序,对符合条件的外卖骑手提供“稳岗留工”财政补贴570多万元。针对部分骑手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组织“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行动,安排党员骑手参与交通引导,通过党员示范促进行业自律。赋能基层治理。聘请90多名快递外卖人员兼任“网格助理员”,承担平安巡查员、民情信息员、交通示范员、文明劝导员、政策宣传员等“五员角色”,120多名快递外卖员组建“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赋能城区发展。扎实开展“骑手有话说”系列活动,在爱心驿站设置意见收集二维码,定期召开联席座谈会,邀请骑手代表群商共议,收集增加电动车停车点、科学设置充电柜、交通路口管理等建议20多条,引导快递外卖群体为城市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2.从“单向管理”到“双向奔赴”,基层治理更加有效。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引领凝聚,把快递外卖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探索形成具有引领性的作用发挥机制。疫情防控转段期间,发放留工补贴576万元,引导骑手共同保障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平稳有序。全面推动快递外卖群体到社区报到,打造“小哥大能量”志愿服务品牌。2022年以来,快递外卖人员到属地报到参加志愿服务23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1万小时,以“随手拍”直报线索的方式,累计上报各类安全隐患线索270多条,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3.从“零敲碎打”到“集约精细”,群众基础更加稳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合全区阵地资源打造“暖蜂驿站”综合性服务平台96个,以“暖蜂行动”推动职能部门、优质企业等各类资源集聚在站点,精准提供8大类服务,服务2.5万余人次,增强快递外卖群体归属感、认同感。聚焦急难愁盼实现权益保障在身边,解决快递外卖群体停车难、入门难等问题157个,帮助购买失业工伤保险2000人次,协助调解劳动纠纷案件120宗,指导骑手确认职业伤害331人。中央电视台新闻、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宣传报道我区相关做法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