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 - 详情
金桥红路 装配未来——推进党建工作与装配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项目类型:党建赋能   | 浏览次数:494


项目简介
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党委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进程中,推进党建工作与装配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条历史脉络连接,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公司较为丰富的“现实”素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把党史、城建史、新中国史、司史有机地联系起来,解码国有企业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价值。

以生产基地为教学现场,展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成果。充分利用装配式生产及示范基地的资源,以体验式教学,直观展现了国有企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重要论述的实践成果。

以宣传活动和宣传作品为推手,在基地举办了各类教育培训和主题活动、拍摄的党员教育片,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红色动力。2022年由广州市国资委党委主办的微党课展示活动中,公司组织制作的《红船领航 装配未来》微党课荣获一等奖。


项目背景
公司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与实践党建工作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的路径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公司多次获得广州市建筑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公司党委在企业积极响应国务院《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进程中,推进党建工作与装配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企业市政装配式示范基地中建设了“党建+生产+科研+创新+培训”多功能综合型的“金桥红路”党建基地。

基地占地37亩,分为展馆区和外展区。展馆区展示企业的党建文化、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在装配式建造的发展与探索成果。自2021年5月建成以来,基地发挥党建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的载体,推进党建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积淀更多特色成效。


创新亮点
1.红与专相融合。赓续红色血脉,推进装配式发展,因事、因地、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公司作为广东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关于建筑工业化及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努力深化和推进现代市政基础设施产业研发与生产,为广州市政行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目前装配式基地通过导师带徒、实操技能培训、技术人员轮流讲课等多种形式,将预制构件生产工人培养成为适应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新时代职业型工人,装配式基地将转变为职业型产业工人的孵化基地。党建赋能,深度融合,党建+生产基地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企改革发展各项部署上的实践。

2.党史与创新深度融合。正所谓“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党建+生产基地的建设,较好地实现了党建与经营生产融合的目标,避免了功能单一问题的出现,产生了更大的综合效益。从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促进党史与创新深度融合,与时代同频共振,一方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读常新,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学习更有动力,让实干更有盼头,为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较好地展示了“激发爱国情怀、展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重大成果”的教育主题。


主要做法
1.党建基地为课堂,讲好红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公司在基地的建设中,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通过老档案、新媒体等多形式,把党史、城建史、新中国史、司史有机地联系起来,解码国有企业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价值。展馆内通过企业的“城建博物馆”新媒体平台,展示了大量城市建设的珍贵“记忆画面”,令观众真切地感受新中国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彰显城建队伍“人民对美好的向住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初心使命。通过“走进党史,回顾司史”,讲清楚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改革创新,企业方能行稳致远。在“连心路桥”篇章,讲述了市政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参加援疆、抢险救灾、防疫抢建、扶贫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快速行动,使命必达的故事。在“幸福路桥”篇章展现城市建设过程中珍贵的“记忆画面”,市政人对美好生活的创造,承载的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2.以生产基地为教学现场,展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成果。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推进碳达标、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公司党委充分利用了装配式生产及示范基地的资源,来基地参观学习的人员可以进入基地生产区域体验到企业以一流党建推进装配式建造创新发展成果,例如:芳村大道快捷化改造项目为广东省第一个全装配式桥梁工程,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全国第一个三舱预制管廊项目、全国第一个盾构综合管廊UHPC隔舱板模块化产品,相应技术和应用入选住建部首批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第一批);国内首次将AGV(自动导航运输车)引入生产线,建成中小型预制构件柔性智能化生产线,着力打造“无人工厂”;又如从中小型PC构件、拓展组合式PC构件、预制综合管廊、装配式桥梁墩柱、盖梁生产线的建成,体验建筑施工生产向产业化、工业化转型的实践;省级工法12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5项,4项国家级在内的各类型协会科学技术奖12项。此外,展示基地以科研和生产为依托,在产学研合作、参编规范、发明专利、工法等方面取得众多技术成果。

3.以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作品为推手,筑牢思想之基,与时代同频共振。自2021年5月建成以来,通过基地展馆这个红色课堂,举办了各类教育培训与各类主题鲜明的党建主题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市政集团信息宣传工作会议、红联共建、装配式技术论坛等系列活动,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红色动力。2021年,以装配式基地为拍摄点,自主创作拍摄的党员微教育视频《金桥红路 造福于民——探寻国有企业的红色基因》,讲述广州市政人参加广州城市建设的故事,展现广州城市建设成就,以点带面学习新中国发展史,获得了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度党员教育电视片优秀奖。2022年8月9日,由广州市国资委党委主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暨第二届“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展示活动中,由广州建筑选送、市政集团党委统筹组织、机施公司党委精心承办的《红船领航 装配未来》微党课喜获一等奖殊荣。该微党课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故事为蓝本,通过情景演绎、舞蹈表演及立体化的场景,再现当代市政人赓续红色血脉,把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转型发展重点,在疫情防控中勇扛国企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由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构建的红船精神。《红船领航 装配未来》微党课是对市政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生动诠释,是“务实、创新、团队、奋进”的企业文化在市国资委大舞台上的精彩呈现。


成果成效
1.党建引领,高效发展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做到“企业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做好上下联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相协调,以思政工作引领企业生产经营高效发展,基地团队推进装配式生产基地的建设理念走在同行前列。

2.情境体验,传播价值

党建基地与装配式基地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展馆内设有党建文化、群团文化、装配式科技创新的成果和钢结构等专题展示。在这里可以通过新媒体和书籍等形式,学习党的新理论、行业新技术知识;可以近距离参观市政行业智慧建造的新设备、工艺模型、体验数字化生产线,举行培训会议等,打造融体验式学习+理论学习于一体的学习、教育培训基地。在外展区(生产区域),目前基地已建成6条生产线,为广东省装配式产业示范基地,多次承办广东省住建厅质量月观摩活动活动。基地团队承担市政装配式产业的生产线数字化改造、装配式深化设计、BIM技术研究、预制构件研发及生产等工作,正朝着精而专方向快速发展。

3.党管人才,人才强企

通过党性教育、司史发展历程、装配式发展推进史等更直观生动,激发广大党员、员工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装配式市政产业示范基地团队建设,现有管理人员30人(其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以上占比近80%),产业工人210人。









Copyright © 2025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