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 - 详情
校局企深度融合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类型:创新创效   | 浏览次数:642


项目简介



项目背景
2020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新型网络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以防控新型网络安全风险为牵引,提升网络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目前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培养跟不上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预计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数量缺口将突破百万,而实战型的网络安全人才也将面临很大的缺口。


创新亮点
1.探索校局企深度融合培养网络安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专业技术队伍“阶梯式”正规化发展,有力提升全省网安技术攻坚业务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幸福广东、平安广东和法治广东,按照公安部网安局提出的“要与警察院校加强合作,强化编内作战队伍培养工作”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广东警官学院作为我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职能,及服务实战的教学理念,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和广东警官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系协商建立网安技术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机制,共同探索校局企深度融合的网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网络技术理论研究与网安业务实践交流提升,打造“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前选拔、定向培养、长期招录”为原则,以“会安全防护、会编写程序、会分析数据”为能力培养要求,以“毕业即是专家”为培养目标,本着双方相互支持、平等自愿的原则建立校局企战略合作关系。

2.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建立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实验班学员进行业务培训、技能训练,并输送优秀人才到网络安全公司进行专业化培养及参与全省网安大比武、大练兵等活动。另外,建立实习锻炼培养机制,组织地市网安部门与学员“结对子”,并根据业务需求,定期安排学生到各地市网安实战部门进行实习,参与实战工作。

3.提出“提前选拔、定向培养、长期招录”的改革理念:

广东警官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系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第二学期末(即大一下学期),进行专业课程的综合性选拔考试,结合学生意愿,从第三学期开始,重新调整区队建制,专门设立一个区队,做为实验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以网安亟需的技术人才为目标,进行专门培养。以广东省公安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和网络靶场为联合培养实训基地,实验班学生可定期到基地开展网络攻防专业技术培训、技能考核和对抗比武等活动。网警总队不定期输送优秀学生到全国优秀网络安全公司进行专业化培养。

实验班学员毕业前可与各地网安部门进行双向选择,并按照特招政策实施定向招录。未参与特招的学员,可通过公安联考进入各地公安队伍,对于倾向从事网安工作的人员,由省厅网警总队推荐并协调地市进行合理调配。


主要做法



成果成效
1.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安全人才:

通过探索校局企深度融合培养网络安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系学生运用本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处理相关公安实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网络攻防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网络舆情导控、网络犯罪侦查以及电子数据取证等专门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形成广东警官学院更完善、科学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实验班学生遵循实验班培养方案,完成相应的通识必修课、公安基础课程、专业课、实践教学及毕业论文(设计)。实验班的专业课程由学院、网警总队和知名网络安全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认真组织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社会调查、见习、实习、论文写作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加强警务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公安实战能力,逐步形成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

3.构建广东警官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系“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班”将实行双导师制。广东警官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系和省厅网警总队共同负责为实验班学生遴选并配备双导师,对学生专业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完成具体研究项目或实践项目等提供指导和咨询。导师从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系和全省网警部门中遴选。校内导师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校外导师遴选条件由网警总队负责制定。通过“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导师和校外导师两者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Copyright © 2023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