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 - 详情
小种子漫游大自然奇境
项目类型:岗位创新   | 浏览次数:864


项目简介



项目背景
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哪些要素?

需要阳光雨露、四季温差、肥沃土壤以及鸟兽为伴。童年是一颗种子,同样需要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正如开创自然运动先河的利伯蒂•海德•贝利所说:“感知生命是教育成果的最高境界”。

现实意义。当今家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带给孩子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孩子们习惯于在室内练习读写算,或被动地参加各种培训班,或沉迷电子游戏、被手机绑架,大自然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了。让童年的种子播种在封闭的室内环境和枯燥的人工智能里,孩子容易陷入精神迷失和思维僵硬的困局。

历史渊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着深厚的山水情怀,文人骚客们也无不衷情于山水之间,走近自然、拥抱自然、体会自然作为幼儿重要的生命活动,是每个人童年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其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基础。

红色基因。童年这颗种子,在大地之野、山水之间播种,这里面蕴含着“红色基因”,与党提出的生态观、自然观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实践优势。湛江三面环海,自然资源丰富,开展幼儿自然教育具有先天优势和实践意义。幼儿自然教育,是湛江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以课程建设为主的自然教育特色文化实践和行动研究成果。经过15年的实践探究,形成了理念认同、环境建设、管理提升、课程渗透、亲师协同、验证推广等开展自然教育的策略,开发了一系列自然教育课程方案,为深化幼儿自然教育奠定了充足的实践基础。


创新亮点
幼儿自然教育是以幼儿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基础是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生态间的生命关系,来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培养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经过15年的实践探索,市机关二幼陪伴、关注了一颗颗种子(3000多个孩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幼儿自然教育的“童话式自然实景课堂”模式:以分层级分梯次教育为核心,自然观察和体验为基础,兼顾幼儿园集体教育的惯性模式和户外自然学习的灵活性,探索“认知——理解——感悟”的教育实践思路,将自然教育目标从“关于自然”领域扩展到“通过自然”和“为了自然”的领域,既是对幼儿自然教育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也是对“核心素养”这一理论的实践和丰富。

一、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调色盘”教育。“色彩”是壮丽自然的鲜明特征,也是幼儿智力启发、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环节。在小班教学环节,突出“调色盘”教育,引导孩子看得懂、分得清、说得出不同的“色彩”,把大自然最直观的一面分解为最简单的“色彩”词汇。一师一说。小班每月开展一次“色彩教学”,敲定教学地点和主题,教师轮流讲解大自然中的“颜色”,以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幼儿容易理解的生态体验形式,发挥“一草一木皆颜色”的作用,让“色彩教育”活起来。一幼一档。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将“自然教育”列为独立学习单元,将“色彩教育”记录其中,为幼儿保留学习体验、现场影像记录。一家一联。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家长参与进来,在“色彩教育”现场增加填色作业、同色物品收集等环节,让“色彩教育”延伸拓展到幼儿家庭。

二、我在大自然有哪些朋友?——“找朋友”模式。在中班教学环节,幼儿对于自然万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基础,把幼儿们带到自然中,进一步观察、触摸、熟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动物”,进一步感知大自然的姹紫嫣红和光影音息。在天空之城找朋友。由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市环保宣教中心以及广东海洋大学等群体或单位组建“绿色联盟”,定期开展生态宣讲教学以及经验交流分享。定期带领幼儿走进飞鸟博物馆、走进红嘴鸥栖息地、走进湿地公园,认识飞鸟名称、种类以及习性,培育幼儿对蓝天的敬畏之心和对鸟禽的保护意识。在大地之野找朋友。充分利用南亚热带植物园等载体,将课堂搬进大自然,在自然教育中引导幼儿辨别植物、自制咖啡、品尝吃酸变甜的神秘果,引导幼儿制作树叶书签、植物标本等等,变立体的“景物”为幼儿专属的“课本”,认识“植物朋友”。在南海之滨找朋友。将“海洋文化”与幼儿自然教育相结合,引导幼儿如同“海王”一样倾力守护着湛江的碧海银沙。带领幼儿到海边拾贝壳、抓螃蟹,制作沙雕和沙漏。通过动手拾趣,引导幼儿爱护海洋环境,培养探索海洋生物的好奇心。开展生态游戏,如模仿水母游泳、螃蟹走路和螺号响声,扮演小动物体验红树林食物链等等,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表达能力,幼儿在互动游戏、观察体验中了解海洋生物的特性和湿地的作用,萌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可以到大自然中来一场“妙想之旅”吗?——“童心梦”萌芽。在大班教学环节,幼儿已经有了充分的自然色彩、四季景色、动植物知识等储备基础,在此阶段主要调动幼儿的词汇组织能力,激发幼儿的“奇思妙想”,将自然教育与心灵感悟紧密结合。古风入景。在幼儿园里的百年鸡蛋花树前吟诵“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的玛珥湖边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根据不同的景物特点,让诗“动起来”,唤醒幼儿听诗的热情。山河入心。湛江革命遗址、名人古迹众多,比如东坡岭、岭北千年官道和洋青革命老区等。将“圣贤”课堂、“好人”课堂、“历史”课堂与幼儿自然教育相结合,通过讲述东坡打井、韩愈办学、抗法英雄等故事,把平面的静物景活化为立体的故事片,引导幼儿了解党史国史,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童话入情。创新开设“童话情景剧”课程,以大自然为实景舞台,由孩子们即兴改编传统童话故事。以《美人鱼》为例,有的幼儿扮演成美人鱼,有的幼儿扮演想吃美人鱼的猫魔王,有的幼儿假设自己是来救美人鱼的王子,完全颠覆了固有的刻板的童话故事。让幼儿们在玩中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惊人的想象,并在表演中了解行为界限——如猫魔王不能跑到水里。又在童话剧中读懂自然的脆弱与坚强——如美人鱼在大海里因为海洋污染无家可归等等,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一颗“自然之心”。


主要做法



成果成效
自然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和环保部宣教中心授予的“国际生态学校”称号及绿旗荣誉,是粤西地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学校;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二等奖、广东省幼儿园特色建设方案二等奖;两次参加广东省少儿环保情景剧大赛均获幼儿组第一名,两次承办湛江市环境教育论坛,多次在全国、省、市级环境教育论坛上分享经验;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篇,可以帮助教育者(教师、家长或环保志愿者)更清晰地理解自然教育的目标,感受自然教育的跨界内容和多元形式,帮助他们开启或丰富自己的自然教育课程;带动“绿色联盟”幼儿园开展自然教育,其中 4所园被评为省、市级绿色幼儿园,成长起一批“国际生态学校”优秀教师、广东省环境教育“种子教师”、湛江市“环保达人”。

未来,我们将与湛江多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合作,利用互联网创建线上线下联动的面向亲子家庭的“自然学堂”,与各高校以及湛江各级各类幼儿园组建“幼儿自然教育志愿者团队”,培养一批种子教师,拓宽幼儿自然教育的高度和广度。在湛江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同时,着力培养孩子的环境素养,共同守护“湛江蓝”。









Copyright © 2023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